親生父子分別15年,回家一年半後,申聰「想賺錢給養奶奶」 父親的堅持很美好,網友「父慈子孝不是奢望」

臣臣 2021/09/15 檢舉 我要評論

「儘管只是送申聰去讀書,但跨越15年的分開,團圓後又離開,心就像被揪出來一樣疼」。

與兒子的分別,是申軍良一直在反復學習的一件事情,尤其是時隔15年再次見到兒子之後。

對于申聰來說,申軍良是有血親關係的父親,而15年的分離,使父子兩人之間的陌生感陡然增加。

圓圓的臉蛋、細長的眉毛,在申軍良的尋人啟事上,印著他在2020年以前最近見到兒子的模樣,而不滿周歲的申聰對父親的印象幾乎沒有。

2020年至2021年,相逢一年半以來,父子二人不斷消解著陌生感,學習彼此適應和一個家庭的團圓。

努力工作,給養奶奶一些錢

9月9日上午,申軍良起了個大早,和妻子、弟弟送兒子申聰上學,申聰即將入讀的學校離家很遠,一輛小車載著四個人在路上跑得努力。

申軍良想起,一年半以前載著他們三個人去接兒子回家的也是這輛車。那時的他們心情澎湃,而這次顯得有些低落,內心滿是不舍,「學校是在我的建議下,兒子經過反復考慮之後選擇的」。

申軍良記得,剛回來的時候申聰學習並不好,在班級裡排名倒數,「孩子很努力」,在申軍良的記憶裡,申聰回家之後發生了一些變化,學習格外努力,成績也達到了班級中游。

申聰的養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老家和他一起生活的只有奶奶。和朋友一起玩耍、中午到點回家吃飯、該上學就去上學,在養父母家中的申聰對未來沒有過多的考慮和規劃。

回到親生父母家後,申聰對以後有了更多的感悟,「他明白了人要努力,要拼搏,要堅持」。

至于改變的原因,申聰的話更是讓申軍良感動,「他說您看您堅持15年,找到您兒子了」。

2005年至2020年,申軍良一直奔波在尋找兒子的路上,少得可憐的線索、陌生的街頭,身處異地的申軍良在茫茫大海中尋找屬于自己的那根針,15年裡他印發了100多萬份尋人啟事,這一切在兒子申聰看來是一份美好的堅持。

父親的堅持讓申聰開始轉變,他想要考大學,想要找一份好的工作,還想在有收入之後每個月給養奶奶一些錢,「老太太一個人在山村裡特別不容易」。

酸溜溜的感情

即使沒有血緣關係,也撫養了十幾年,對于兒子複雜的感情,申軍良雖然有些酸溜溜的,但也選擇支持,他覺得兒子知道感恩。

所以在兒子與養奶奶進行視訊通話時,他也會悄悄離開屋子,「沒有我,他可能會更放得開」。

與兒子之間的陌生感,他也希望更快溶解。2020年,申軍良得到消息去接兒子回家,臨別時申聰戀戀不捨,這個畫面他至今沒忘記。回家之後申軍良小心翼翼,「什麼都不敢,不敢引領孩子」,害怕做錯些什麼事情。

時間終會化解,一年半的相處使一家四口的相處愈加融洽,陪孩子讀書,努力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,申聰回家之後,申軍良一直在努力。

9月9日是申聰開學的日子,送完孩子後,當天晚上申軍良一夜無眠,放心不下,「儘管只是送申聰去讀書,但跨越15年的分開,團圓後又離開,心就像被揪出來一樣疼」,而他明白,他不能自私地將兒子「綁」在身邊,為了兒子更好地成長,他需要放手。

在入學的第一天,申軍良得知申聰被選為了代理班長,在採訪中,這是申軍良多次提到的事情。他始終覺得兒子會長成一個非常不錯的人,而作為父親, 申軍良只希望申聰能快樂、健康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