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老遠的,我看到兩位身著制服的城管向我走來。我慌了,盲盒不會被沒收吧?這裡面可是上百人的「愛情種子」!
「想戀愛了,我對象呢?
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名大二的女生,今年暑假,她在各個路口擺攤,賣的東西很特殊,不賣吃的用的而是「脫單盲盒」。她的初衷是幫助像她這樣「奇形怪狀」的人,找到志同道合的緣分。
愛情,對很多年輕人來說,變成了一件想要卻又害怕的事。「甜甜的愛情」令人羡慕,但我們很難遇到讓自己心甘情願卸下防禦、一起走向未知的人。
盲盒這種好玩的形式,也許可以給同齡人跨出第一步、接納愛情的勇氣。
規矩很簡單,顧客只要花2塊錢,就可以拿到一個裝著聯繫方式的盲盒。同樣的,他們也可以花2元,把自己的聯繫方式裝進她的盲盒裡。
她也曾表示:「為什麼別人的脫單盲盒只要1元,你的卻要2元?」因為我希望和其他盲盒拉開差距:我的盲盒門檻高,希望顧客認真對待。
一般情況下,我會先和對方做簡單的交流,瞭解一些基本資訊。還有一個老規矩,顧客必須在聯繫方式里加上一段「給未來愛人」的話。有字數要求:不少于300字。
好多人被這300字拒之門外,但這正是我脫單盲盒的質量保證。
她表示最動人的一段話,來自她旁邊擺攤賣花的女孩,寫的其中一句是:「我不限定你的形狀,不管你是阪本龍一還是哆啦A夢,我都喜歡你。」是啊,在愛情裡設條條框框、標注條件,那還是愛情嗎?那是商品買賣。
另外,秉承多元開放的精神,她的攤子專門為不同性取向的人群開設了盲盒類型,雖然目前收到的聯繫方式還比較少。
擺攤之後,她發現顧客以00後、95後居多,而且女同胞的數量遠遠大于男同胞,看來男孩子還是不夠主動。當然,也有可能是因為盲盒裡沒有照片……
有人說這是「零成本創業」,不少瞅准商機的小夥伴躍躍欲試。其實這也不算是「零成本」,自己的時間也是成本呀。另外她表示,這攤子真的不掙錢,一晚上頂多能收到二十多個聯繫方式。
作為攤主,賺錢在其次,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,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。相比起大多數「社恐患者」,她大概有「社交牛逼症」……喜歡在短時間內瞭解各種人。
每次出攤前,她都會發條動態。現場,經常會有朋友過來聊天,也有一些不認識的人會加入她們。通過這種方式,她想讓人們從線上回歸到線下,找到當初那種真實連接的感覺。
通常情況下,脫單盲盒攤總會吸引很多路人。她直言:為什麼要賣脫單盲盒而不是其他的東西呢?因為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,她深信愛情的重要性。
對一個個體來說,能夠擁有自信心和基礎安全感,需要的是對獨立自我的認可。這種認可只有兩個人能給你,一個是你自己,另一個就是裡外都被你接納、能進入你純粹私人空間的人。
親密關係的重要性就在于:它是人的自信心和基礎安全感的來源。
但是,「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,就要親口嘗一嘗」。還是鼓勵男孩女孩們都要勇敢邁出第一步。
前幾天,有一個買過盲盒的女孩給她發來微信,說好像「有戲」了,跟對方很聊得來,現在還在試探階段。「我鼓勵她主動一點。不得不說,當月老真的很有成就感。」
她表示:說回那天晚上。城管阿貝沒有沒收我的攤子,謝天謝地。他讓我收起牌子,不要妨礙路人行走。臨走之前,他猶豫了一下,從我攤上「高質量直男」那個框裡,拿走了一個盲盒:「給我女兒試試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