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陸貴州的一個小山村裡,有這樣一位奶奶名叫杜虎珍,她苦等了丈夫77年都沒有等到團圓。
98歲的老人杜虎珍奶奶住在祖傳的百年老屋裡,連房子都固執的不讓修,一直都保持著奶奶的丈夫離開時的樣子。77年來,奶奶從未離家半步,只怕錯過了丈夫回家的消息。
如此癡情,卻換不來丈夫同等的回應。結婚不到一年,孩子剛懷上,丈夫就離家,讓妻子獨自一人撫養兒子長大成人。到底是有什麼樣的變故,才會令他做出如此「拋妻棄子」之舉?而面對這麼狠心的丈夫,為何她還如此堅持等待?為何不選擇改嫁呢?在昏暗的閣樓裡,子孫們找到了答案。
老人塵封已久的陪嫁箱裡,放著結婚時的嫁衣、首飾,兒子的肚兜、馬甲、證書、獎狀等各種零碎物品。角落裡,還藏著一封落款為俊夫的情書。
塵埃未定的年代,連正常通訊都無比困難。在這封情書之後,爺爺也從此失去了音訊。不知道奶奶是不是就靠著這一封情真意切的情書,執著地等了他77年。
「漂泊在外,誰不想返鄉團圓團聚呢。我常常夢見你在湄潭,把發簪用手倒翻下來。餘夢中還看見不足一尺的小孩,你叫我怎麼能不念他呢。家庭責任由你負擔一切,是我萬分對不起你的。」
爺爺對奶奶的付出記在心裡,對奶奶的情意也落在筆下,「我的好姐姐,紙短情長,怎能不使人依依呢」。這麼深情的話語,又怎可能是出自拋妻棄子之人之手!無論是何原因失聯,奶奶始終相信,總有一天爺爺會回來,與她一起,共度餘生。
如今奶奶子孫滿堂,身邊卻獨獨少了丈夫的陪伴。
子孫們原都以為是爺爺拋棄了奶奶,如今才知道,爺爺沒歸家可能是身不由己。孫女一遍一遍地問奶奶「你想公不」,奶奶濕潤的眼眶,仿佛是又一次被揭開了傷疤。
為了説明奶奶找到更多關于爺爺的資訊,子孫們開始翻箱倒櫃地搜尋。
奶奶不捨得把跟丈夫相關的東西都丟掉,上個世紀留下的「老古董」一直完好地保存著。結婚時的枕頭,七十多年都沒捨得用,結婚時丈夫戴的帽子,奶奶也不讓兒孫接手,仿佛戴上了帽子,還能接觸到丈夫留下的余溫。
如今奶奶依舊在等待,卻不知那個讓她等待了大半個世紀的人究竟身在何方,有時愛情就是這樣,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個念想也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