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就是她的女兒。」湖南常德,七旬老人義務照顧97歲鄰居的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。
20多年前,陳月秀的老伴過世,兒孫又不在身邊,陳代春主動承擔起照顧陳月秀的責任,幫她給菜地澆水施肥,做老人愛吃的紅燒肉送過去,怕老人在家摔倒,每天要去看好幾趟…
20多年的歲月變遷,守著初心不變。不是母女,勝似母女。
老人每兩個月要去兩裡外的丹洲鄉集鎮夾街理髮。10年前,陳代春攙著她慢慢走,兩裡路要走半小時以上。5年前,老人的雙腿開始打顫,走路不穩,陳代春就騎三輪車送她。
常德武陵區丹洲鄉楠木村,陳代春與陳月秀的家,隔著一條一米寬的黃土路。過去20多年,陳代春及家人,幾乎每天五六次走過這條路,去看看獨居老人陳月秀。為什麼要這麼做?近日,77歲的陳代春告訴記者:「她家人常年不在家,我幫點忙唄。」
獨居老人已經97歲了,去年她的孫子和孫媳婦結束常年在外務工的生活,回家照顧她。但陳代春還是每天都會去看看陳月秀老人。
20多年前,老伴離世,繼女改嫁外地,孫兒常年在外打工,70多歲的陳月秀成了獨居老人。
陳代春主動照顧起了陳月秀老人。老人需要生活用品,她幫忙在鎮上代買。老人種了一塊地的蔬菜賺點生活費,她幫忙給拿到鎮上去賣。老人定期要去鎮上理頭髮,她就陪著去。
家裡人非常支持陳代春,平時家裡做了好吃的,也都會給老奶奶送去。「她很講感情的,有一次她買了30塊錢的豬肉送給我。」陳代春也明白老人的心意,不能拒絕,她就時常做點老人愛吃的紅燒肉,或者把豬蹄燉得爛爛的,給老人端過去。家裡只要做了新鮮菜,必定也有老人的那一份。
照顧陳月秀,成了陳代春一家人的習慣。陳代春的小兒子黃建國,每天出門做事都要望幾眼陳月秀家,看看開門沒有。「奶奶平時都起得早,如果哪天沒有開門,我會喊我爸媽過去看看」。黃建國說。
之前,每當春節假期結束要出去打工的時候,陳月秀的孫兒都會拜託陳代春一家照顧好奶奶。從去年開始,夫妻倆結束在外務工,回家照顧奶奶。孫兒回來以後,陳代春說老人「精神面貌好了不少,飯也吃得多些了」。不過,「老人家最怕孤獨,所以在她孫兒孫媳白天出去做事的時候,我還是不定時地去陪陪她」。
陳代春說,老人現在聽力不好,但大腦還清楚,「看到家裡來人,就拉著手說個不停」。